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59231876774611697&wfr=spider&for=pc"

舉例來說,如今流行的射頻識別(RFID)標簽就太大了,不適合微型物體,例如醫療與工業部件、汽車部件或者硅芯片。
RFID標簽(圖片來源:Eric Brockmeyer/Disney Research)
RFID 標簽也沒有嚴格的安全措施。某些標簽采用加密機制構建,以防止克隆并抵御黑客,但是它們尺寸太大,耗電太多。縮小標簽的尺寸,意味著放棄封裝天線(天線實現了射頻通信)以及運行強大加密技術的能力。
創新
在一篇于2月20日在國際固態電路年度會議(ISSCC)上發表的論文中,研究人員們描述了一款身份芯片,權衡了所有這些因素。它的尺寸是毫米級的,并且運行在光伏二極管供電的相對低功耗的水平上。它也采用了一種無功耗的“反向散射”技術,長距離傳輸數據。它的工作頻率比RFID技術高幾百倍。算法優化技術也使得芯片能運行普通的加密方案,保證能耗極低的安全通信。
(圖片來源:麻省理工學院)
論文合著者、微系統技術實驗室(MTL)太赫茲集成電子小組領頭人、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 Ruonan Han 表示:“我們稱之為‘萬物的標簽’。萬物應該意味著所有東西。如果我想要追蹤,例如一個單螺栓或者一顆種植牙或者一片硅芯片的物流,現有的RFID標簽無法做到。我們打造了一款沒有包裝、電池或者其他外部組件的低成本微芯片,它可以存儲和傳輸敏感數據。”
其他的研究人員還包括:研究生 Mohamed I. Ibrahim、Muhammad Ibrahim Wasiq Khan、Chiraag S. Juveka、前博士后助理 Wanyeong Jung、前博士后 Rabia Tugce Yazicigil、麻省理工學院工學院主任、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教授 Anantha P. Chandrakasan。
技術
這項研究開始是要創造一款更好的RFID標簽。團隊想要去掉使標簽變笨重以及增加制造成本的包裝。他們也想要在微波與紅外線之間的高太赫茲頻率(約100GHz到10THz)進行通信,這樣就能實現天線陣列的芯片集成,以及閱讀器距離更遠的無線通信。最終,他們希望要加密協議,因為RFID標簽需要基本上能夠被任何閱讀器掃描,并隨意地傳輸數據。


關鍵字標籤:https://www.t-security.com/tw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