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 : 嘉義市明清時代
分類 : 古蹟攬勝;歷史沿革
緯度 : 23.474151
經度 : 120.451693
地址 : 無
電話 : 無
介紹 : 在外來勢力還未來臺之前,嘉義市最早為平埔族諸羅山社(Tirosen)活動的區域,因此嘉義古名「諸羅山」的緣由即為荷蘭人將此社「番語」音譯為「Tirosen」,漢人再書寫為「諸羅山」;而另一說法係取其東方諸山羅列之意。
明朝天啟元年(1621)閩漳人顏思齊率民自笨港登陸,逐步拓墾雲嘉地區。天啟4年(1624)荷蘭人占據臺灣,未久即對嘉義地區的平埔族諸羅山社民進行招撫,並對此地加以經營,從紅毛埤(今之蘭潭水庫)、紅毛井及王田里等遺跡可看出端倪。
明永曆15年(1661)鄭成功來臺驅逐荷蘭人,在此建立了漢人政權,設一府二縣,即承天府與天興、萬年兩縣,當時嘉義隸屬天興縣。而有「嘉義首廟」之稱的雙忠廟所祀主神張巡、許遠即明鄭屯兵所奉拜,當時此地在紅毛井以北,清縣署之南,為明鄭時期「智武鎮」本部的所在地;另一座廟宇仁武宮則與「仁武鎮」軍屯天興州有關,據傳,明永曆27年(1673)鄭經西征時,將原屯田於今高雄仁武者,改調至諸羅鎮守,官兵中有自泉州恭奉保生大帝神像來此,作為屯田的守護神。
清康熙22年(1683),明鄭為施琅所敗,清國領有臺灣,隔年(1684)設臺灣府統三縣,即臺灣、鳳山、諸羅等縣,諸羅縣署設於佳里興(今之臺南縣佳里鎮)。直至康熙43年(1704),知縣宋永清奉文歸治,文武官員移歸諸羅山,以木柵築城,設東西南北四門,是當時一府三縣中最早建築的一座城柵,由於古城形如桃狀因而諸羅城亦名「桃城」。
乾隆51年(1786),林爽文反清之役,圍攻諸羅城,城內人民協助清軍有功,清國乃本「嘉其死守城池之忠義」之旨,翌年11月初三日下詔,易稱「諸羅」為「嘉義」。至光緒21年(1895),清日甲午戰役後,清國與日本訂立馬關條約,將臺灣割給日本,也結束清朝對臺灣長達二百年的統治。
圖片 : http://fun.chiayi.gov.tw/cy2012/images/386/images/嘉義市明清時代1.jpg